— 提前布局十四五規劃,五大思維與四大原則 —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在“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局之際,在這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全國各地政府、企業都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攻堅戰中。面對疫情除了考慮恢復生產、保障復工等問題以外,布局十四五產業規劃也將成為各地方政府、國企央企的重要工作內容。
十四五處于歷史交匯點、承上啟下期,要開好局,起好步,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那么,十三五還有哪些指標未完成?十四五期間企業將面臨什么樣的宏觀環境?企業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應秉持什么原則和思路?十四五規劃應注意哪些核心關注點?
一、十三五還有哪些指標未完成?
要回答以上問題,首先,我們要回顧一下回顧“十三五”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總體符合規劃預期,部分指標滯后。
經濟增速符合預期
國內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城鎮化率等指標均超過或者符合規劃預期,經濟穩增長取得成效。
服務業增長滯后
服務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不及預期,其中金融去杠桿對金融業造成打擊,一定程度影響服務業發展速度。
研發投入與目標差距大
國內生產總值快于預期,科研經費按計劃預算投入。同時也反映我國科研投入力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互聯網普及率大幅超預期
互聯網發展速度遠超預期,中國互聯網行業規模紅利已經接近尾聲,未來將進入存量市場爭奪階段。
二、十四五期間企業將面臨什么樣的宏觀環境?
總體而言,十四五處于歷史交匯點、承上啟下期,要開好局,起好步,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歷史方位看,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首個五年規劃。在“十三五”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
從世界格局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全球治理,全球規則,貿易體系,防務體系,金融體系,國家治理,政黨治理,社會治理,等面臨前所未有大變革。
從奮斗目標看,奮斗目標必將體現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和承上啟下的特點,既要鞏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又要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第一階段的奮斗目標即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十四五時期,呈現“八期疊加”特征(如下圖),外部環境更加復雜,不確定性和挑戰更多,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人民對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
此次疫情將對十四五產生一定影響,短期看,將抑制需求和供給,但在疫情后會有反彈。
引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的判斷:
2019年GDP增長6.1=最終消費3.5+最終資本形成1.9+凈出口0.7
2020年GDP增長(5.5-6)=最終消費(3.0-3.4)+最終資本形成(2.4-2.5)+凈出口0.1
與此同時,信息科技應用在抗疫中發展,也將成為反彈的強勁增長點??挂邔⒁l新一輪數字化高潮。
三、企業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應秉持什么原則和思路?
那么,企業特別是大型國有企業在編制十四五規劃時應秉持什么原則和思路?正略咨詢總結了五大思維和四項工作原則。
首先,應樹立五大思維:政治思維、創新思維、全球思維、改革思維和底線思維。
政治思維
把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決策部署細化分解為“十四五”規劃的戰略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堅定不移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我國成功跨越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的關口提供重要支撐。
創新思維
(1)聚焦主責主業,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主業賦予新動能;
(2)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以夯實產業基礎能力為根本,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3)推動產業布局創新優化;
(4)推動企業組織形式、運營方式和商業模式持續創新。
全球思維
深刻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全球治理體系、社會結構變化給我國中長期發屣、給國有企業長遠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全球經濟聯系和國際分工新動向中審視國有資本布局和產業發展。加深同各國企業合資合作,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中的地位。
改革思維
(1)對于前期改革已經取得成果的,要明確寫進規劃,進一步鞏固加強;
(2)對于試點證明有效的,要抓緊總結經驗,積極復制推廣;
(3)對于尚待突破的難點障礙,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闖敢試,盡快形成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
底線思維
既要勇于創新,又要確保兜底,穩中求變、穩中求新、穩中求進,切實守?。翰话l生系統性風險、不引發重大不穩定因素的底線。
其次,應該堅持四項工作原則: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立足國內與面向全球相統籌;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協調;戰略性與操作性相結合。
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
原來的規劃強調主觀目標導向,忽視現實約束,以為通過“規劃”可超越規律、熨平波動。既要對高質量發展要求和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進行分解細化,又要從制約國資國企發展的關鍵問題著手,明確破解難題的基本途徑和關鍵舉措。
立足國內與面向全球相統籌
既要立足國內市場、國內資源,以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壯大綜合國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支撐,又要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思維,從全球來看待和規劃國資國企工作,謀劃國有企業改革犮展,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競爭能力,提高國家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全面規劃與突出重點相協調
既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戰略、國家規劃,為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作出貢獻,又要突出國有企業特色,明確國資國企工作中需要突破的重點領域和任務,聚焦短板集中攻關。
戰略性與操作性相結合
既要強調規劃的宏觀性、戰略性、栺導性,又要突出規劃的約束力和可操作、能檢查、易評估,做到長短銜接、虛實結合。
四、國企十四五規劃,應注意哪些核心關注點?
與國家共振
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從國家戰略中尋找自身發展空間。
尋找自身獨特的可為空間
在順應國家戰略大前提下,挖掘自身獨特優勢、發現自身差異化發展空間。
在國際層面尋找縫隙和機會點
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和中國與國際關系重構當中,形成自己獨有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力爭做領頭羊和破局者
順應國家戰略,力求在國家產業短板方面尋求突破,解決卡脖子問題,并力爭在一些領域站在世界前沿,引領發展。
更加注重應變性和動態管理
十四五依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不確定性更大,新事物和新危機層出不窮,企業十四五應更注重戰略規劃的應變性和戰略管理的動態性。